泥鳅养殖技术视频教程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泥鳅养殖技术视频教程

2024-04-13 03:58:28 新闻中心

  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可鲜食或烘干食用,具有滋补药用之功效。泥鳅多栖息于静水及水体有软泥的底层,夏季较多。泥鳅饲养技术简单,养殖效益较高,是发展特种水产养殖的一条好途径。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仔细地了解下如何养殖泥鳅吧。

  1.栖息特征泥鳅属温水底栖鱼类,在我国分布很广,泥鳅的生活环境主要在河川、湖泊、塘堰水沟(渠)、沼泽水地、稻田等浅水水域,或者生活在淤泥较深的表层,泥鳅喜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在池塘里人工养殖时,其喜欢在池底活动,只有水中氧气不足时才游到水面上呼吸空气。泥鳅适宜生长水温为 15-30℃;水温在25-28℃时生长最快;在7℃以下或30℃以上,或者在池水干洞时,泥鳅就会潜入10-30厘米的软泥层中“休眠”。钻人淤泥中的泥鳅靠土壤中的少量水分湿润皮肤,可长期维持生命。

  2.特异功能泥鳅可以用鳃呼吸,也可用皮肤和肠呼吸,这是泥鳅与其他鱼类不同的特殊生理功能。泥鳅的肠壁不仅薄而血管密布,具有辅助呼吸功能,在空气中能进行气体交换。当水中溶氧不足时,它能跃出水面吞吸空气,在肠管中进行气体交换后,废气从肛门泄出。它对缺氧环境的抵抗力,远远胜于其他鱼类,故在运输时不易死亡,也是养殖增产潜力较大的优良鱼种之一。据资料报道:水中溶氧低达。.46-0.48毫克/升时,泥鳅才开始死亡;池塘人工养殖条件下,缺氧时泥鳅将会游至水面吞食空气,利用肠呼吸,即使池水溶氧低于。16毫克/升,仍可安然无事。泥鳅在水中除缺氧时利用肠呼吸外,在摄食后肠呼吸的次数也显著增加。例如,当投喂高蛋白或单一饲料后,泥鳅就会在池中集群,肠呼吸的次数随之迅速增加,逐渐不摄食,浮在水面。经解剖观察,肠管中充满了空气。

  3、食性杂泥鳅系杂食性鱼类,对食物要求不十分挑剔,凡是水中和泥中的动物植物及有机碎屑都是泥鳅的适口饵料,实际生产中,丰富的饲料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促使人工养殖的泥鳅快速生长,增产增收。泥鳅在幼苗阶段以摄食动物性饲料为主(指浮游动物),以后逐渐向杂食性转变,到了成鳅阶段主要摄取植物性饲料。泥鳅对动物性饵料的消化速度较植物性饵料快,其中对浮萍的消化速度最慢,对蚯蚓的消化速度较快。

  人工饲养条件下,鱼苗阶段可投喂蛋黄,豆浆和其他粉状饲料。鱼种阶段可投喂米糠、麸饼类、蚕蛹粉等,也可以用堆放厩肥、鸡粪和牛粪、猪粪等方法培训浮游生物作鱼苗作鱼苗鱼种饲料。成鱼阶段用米糠、马铃薯渣、蔬菜渣、蚕蛹粉、麸饼粉等与猪粪或腐殖质土混合制成颗粒饲料或团状饲料投喂。人工养殖泥鳅,投喂时一定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和定量喂食。由于泥鳅特别贪食,因此饲料投喂不宜过多,日投饲量,鱼种阶段为泥鳅体重5%-8%,成鱼阶段为5%左右。开始时每天傍晚喂一次,以后驯化改为白天投饲,上、下午各投饲一次。

  一、陈旧池塘的暴晒 一般鳅苗入池前30天就要暴晒,将池塘的底部晒成龟背状,这样有助于消灭池塘的微生物。

  二、挖出底层淤泥 对那些多年进行泥鳅养殖的的池塘来说,鳅苗入池前,必须要清除底层淤泥。因为池塘的底层淤泥都会淤积很多动物粪便和剩余饲料,是病菌生物生存的栖息地。正常的情况下,用铁锹挖起底部40厘米的淤泥,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小车推到远离池塘的地方处理。同时也要对池塘进行全方位检查,堵塞漏洞,疏通进排水管道。

  三、池塘的清塘消毒 在泥鳅生产中,提前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对池塘做消毒处理,用药物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既可以轻松又有效的预防泥鳅疾病,又能消灭水蜈蚣、水蛭、淡水小龙虾、野生小杂鱼等敌害。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常用的清塘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等。

  四、池塘培肥 可在药物清塘5天后加注过滤的新水25厘米,每亩施有机肥150-250千克,用于培肥水质。用于培肥水质的肥料都是用有机肥来施肥基,每10天施发酵腐熟了的鸡粪400千克或猪牛粪600-800千克,均匀撒在池内或集中放在鱼溜内,让其继续发酵腐化,以后视水质肥瘦适当施肥。待水色变黄绿色,透明度 15-20厘米后,肉眼观察时以看不见池底泥土为宜,即可投放鳅苗。实践表明,如果施化肥时,可施过磷酸钙、尿素、碳铵等化肥,例如每立方米水可施氮肥7克、磷肥1克。

  五、泥鳅养殖用水的处理 在大规模池塘养殖泥鳅时,常常会涉及循环用水,因此就必须对养殖用水进行科学的处理,根据目前我国养殖泥鳅的现在的状况来看,通过物理方法对养殖用水做处理时很好的。包括通过栅栏、筛网、沉淀、过滤、挖掘移走底泥沉淀物、进行水体深层曝气、定时进行换水等工程性措施。

  • 网站首页
  • 咨询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