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恒兴武装到牙齿这是什么部门?揭秘恒兴“导弹”设计部带君一探究竟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把恒兴武装到牙齿这是什么部门?揭秘恒兴“导弹”设计部带君一探究竟

2023-12-17 08:18:04 新闻中心

  原标题:把恒兴武装到牙齿,这是什么部门?揭秘恒兴“导弹”设计部,带君一探究竟

  2018年1月4日,中国农业部办公厅农科办(2018)1号发布“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十三五’增补农业部企业重点实验室名单等有关事宜的通知,”(下称“1号通知”)广东恒兴饲料股份实业有限公司名字赫然在列,其实验室被增补为农业部华南水产与畜牧饲料重点实验室。

  “1号通知”强调,企业重点实验室,其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完善国家农业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企业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恒兴获此殊荣,是国家、农业部对恒兴在创新发展上的努力及获得成绩的肯定。

  创新一直是行业发展探讨的热点,是引领行业发展的第一动力。2016年5月20日,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就再次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是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科学技术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要创新,研发工作是一条必走之路,没有捷径。不过,一直以来,研发一直是中国水产企业的短板。在市场竞争早已白热化的当下,即便有利润,有的企业也舍不得在研发上加大投入,而更愿意将资金等资源向市场销售维护倾斜,因为销售加大投入能快速获得利润回报,研发在许多人看来更像是一个只花钱没什么效益的行为。

  重销售轻研发,企业产品难以跟上行业变化升级换代,这必然导致未来核心竞争力不足,难以持续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诚然,对科研的重视及舍得投入与否,在中国绝大多数的企业中,这与企业掌舵人的眼光、胸怀、魄力有关。

  企业能持续增长,主要在于能否紧跟趋势,着眼未来,舍得在研发生产上投入,从制度、权限等方面给予科研部门更好的发展空间平台、以更好的质量更好的服务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为客户创造高价值,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站上行业潮头引领前行。

  在水产行业,恒兴是一个低调专注走自己道路但没有任何水产企业敢忽视的庞然大物,不过其每次推出的研发创新产品,如饲料产品益虾肽、石斑鱼料、高档泥鳅料等,常能引起行业震动,引发新一轮产品质量竞争热潮。

  这些产品的面世背后,作为研发者,恒兴的研发部门是如何推动产品的更新换代?它在恒兴内部结构中,又是如何运转?水产热点接下来,与君一一道来。

  在中国水产行业中,恒兴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明星企业之一。且不说恒兴创办人陈丹董事长的传奇,仅看恒兴在20多年间,从一间小贸易公司起家,到如今布局国内外,拥有70余家子公司,全球上万名员工,不得不说,恒兴的成绩的确令人赞叹不已。在水产企业中,恒兴各业务板块发展较为均衡,而且各业务板块在行业中基本都是名列前茅,其中,对虾、罗非鱼、金鲳鱼等饲料,市场占有率高,优势明显。

  恒兴,在2000年就开始了国际化的步伐。首先是进口饲料原材料与出口水产加工产品。同时与国外的科研机构进行人才的引进和技术的合作,选派公司高管到国外留学,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香港、台湾等地区引进管理技术人员到公司工作。与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挪威奥斯陆大学、台湾水产研究所、美国IBM公司等14个机构展开交流与合作,为恒兴实施海外产能布局奠定了基础。

  2005年,恒兴开始在海外直接投资建厂,目前已在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建设了5家工厂,逐步完善在东南亚的战略布局。

  2015年7月,恒兴与埃及政府代表签订了总投资3亿美元的埃及渔业工业园合作项目,协助埃及建设在中东地区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恒兴的出海之路,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迈进。

  这是中国首次有水产企业以“技术输出+标准输出+工程承建+管理咨询+设备出口”的水产整体产业链输出的模式,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与埃及政府合作项目取得的巨大成功,这意味着广东恒兴在国际化进程上踏上了新台阶。从原来的单一产品输出到海外设厂,再到新型整体产业链、技术、标准及管理的输出,恒兴实现质的飞跃。广东恒兴董事长陈丹定位恒兴是“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际化大集团公司,埃及项目是恒兴国际化步伐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恒兴战略创新突破的重要成果。

  因与埃及政府合作项目取得的巨大成功,恒兴也赢得许多国家的青睐,目前有多个国家和恒兴在接洽项目整体输出。2017年10月30日,恒兴与沙特政府也签订了一份渔业合作项目,主要内容与埃及项目类似,都是由恒兴整体输出相关技术,从养殖场地建设到种苗、饲料、动保等多个环节,均有涉及。恒兴能在诸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再次获得外国政府的肯定,签订国家级的项目,这无疑是对恒兴的综合实力的认可。

  恒兴的种种不俗成绩,恒兴董事长陈丹就表示,这一切成绩,首要之功当属恒兴的研发部门。“恒兴有许多‘导弹’,是我们攻占市场的利器,是行业的标杆,这都是我们研发部门的功劳。”

  据了解,恒兴的研发部门主要有恒兴股份科研技术中心、湛江恒兴南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湛江恒兴养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研发方向分别是饲料、种苗、动保。

  其中恒兴股份科研技术中心还细分成四大板块:畜禽饲料研究所、特种水产饲料研究所、淡水鱼饲料研究所及质量检测中心。2018年前恒兴已建成7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及基地,10个省级创新平台和研发基地,并拥有一个国家级质量检测中心——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这是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NAS)认定的国家认可实验室。

  恒兴的发展史,回看下来,恒兴的每一次大发展大跨越,其背后都有研发部门无数日夜忙碌的背影,获得的进步来源于大量的实验及生产数据积累,依靠实实在在的质量和可靠的技术服务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恒兴对科研的重视,并非纸上谈兵,更是落到实处。2001年,恒兴争取到国家“863”计划项目,开始做种虾选育、虾苗培养,把研发当成企业发展重点。这是恒兴自开业以来,拿到的首个国家级研发项目。这对恒兴及整个水产行业都有深远影响。

  “不说别的,单说恒兴的科研硬件实力,在行业内都是数一数二的。恒兴的863基地有4栋试验车间,每个车间有200个水族箱,共800个。恒兴、国内外各水产院校许多营养实验都是在这里开展,许多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实验数据都是从这里产生。我们也是在这里,一个个营养指标的做实验,测试每种原料的参数,构建恒兴自己的原料、养殖大数据库。”恒兴技术总监王华朗告诉水产热点编辑,恒兴的虾料能在建厂的第二年做到全国第一,16年来独占鳌头,多年来得到客户对质量、品牌影响力的认可并非偶然,这背后,是营销团队的努力,是服务队伍的辛苦耕耘,也有科研团队对时下最具优势配方的研发。

  而恒兴的无论是最早做的高档膨化罗非鱼,还是近几年推出的“益虾肽”系列高档功能性虾料、石斑鱼料、高档泥鳅料等,无一都成为了行业的质量标杆,并以高性价比赢得客户的信赖。

  “多年来,我一直强调,我们恒兴要发展,只有不断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其中,产品研发是创新的根本,是我们企业能持续发展的根源。”陈丹告诉水产热点编辑,作为企业的原始动力部门,研发在恒兴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恒兴对研发的重视,可从以正式投建恒兴饲料厂时可见端倪。陈丹曾表示,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做,恒兴在建厂初就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一批顶尖专家“结盟”,目的只有一个,让恒兴的饲料质量更稳定化,要让恒兴的客户得到专业化的服务,让养殖户获得更好的养殖效果和得到更高的效益。

  陈丹曾在多个场合均提及一件事情,就是刚建厂跑业务时,他发现许多养殖户的养殖知识较为缺乏,日常管理水平较低,病害防治理念薄弱。“他们管理不好,养殖不好,那也会影响我们上游企业。”陈丹于是通过各种关系,请高校对一线养殖较为熟悉的老师给养殖户讲课。“刚开始他们都不肯,也不相信,我是软硬兼施,甚至还要每人给20元,他们才肯来听课。”

  借力高校,是恒兴一直秉承的一贯宗旨。迄今为止,恒兴已经和10多家科研院所合作,而在10月,又有一家高校——上海海洋大学和恒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恒兴在研发道路上又添新伙伴。

  恒兴还成立还成立了企业专家委员会 ,建设院士工作站 ,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将人才、科技、资金、市场等核心资源整合起来,联合攻克技术难题,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陈丹指出,科研高等院校是企业的技术支撑基础,运用好这些资源,恒兴在研发道路上可以事半功倍,更上一层楼。

  他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费劲大量心血,如果这些成果只是在刊物上发表一下,就锁进保险柜里,毫无疑问,这是极度浪费。“恒兴一向注重产学研的结合,我们一直认为这是最能让高等院校研究成果有效转化的方式。”

  恒兴为了让研发部门可以拥有更好的发挥空间,近年来逐步完善制度措施,从财务管理、权责明确及匹配相应权限等方面进行了管理制度改革,如配方师、品管人员的薪酬及奖金完全有总部负责,并明确配方师、品管人员职责,采取责任追责。在通过制度保障强化责任心的同时,恒兴也给予与责任相匹配的权利,明确规定,配方师、品管人员对原料等生产资料有一票否决权。这无形中提高了配方师、品管人员的地位,减少工作干扰,也让他们更安心做好其本分工作。

  这系列的变化,是为了减少各分子公司为了追求眼前的一些利益,降低原料或是成品饲料的要求,而做出短视行为,对饲料生产形成干预,以保证饲料质量。在实施股改时,研发骨干也获得股权,通过一系列激励方案,留住恒兴的研发人才,让他们成为恒兴的主人。

  恒兴在科研道路上,多年来不惜大力为研发搭建大平台,并围绕着研发创新,实行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无形中与2016年5月20日,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纲要》(下称《纲要》)十分相契合。科技部部长万钢对《纲要》解读时指出,强化科学技术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优化配置。首先要把国家的科技资源能够开放共享。高校、研究院所有很多很好的仪器设备,也有一批专业化的人才,创新创业又需要用好这些设备,怎么打开这个壁垒,也是科技成果转化当中的关键环节。

  《纲要》也突出强调了以科学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要以科学技术创新带动和促进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全面创新,以科技要素集成其他要素,走出一条创新发展新路子。

  本文版权属“水产热点”独家所有,版权合作,敬请联系微信liuying7048。未获书面许可,一律禁止转载!谢谢合作!

  《水产热点》现诚征个人独创的文章,欢迎任何涉及水产的原创独家好稿(请勿一稿多投,请勿抄袭),积极爆料。一经采用,均有稿酬!

  • 网站首页
  • 咨询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