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隆昌“80后”大学生逐梦郊野:返乡饲养泥鳅 行行出状元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四川隆昌“80后”大学生逐梦郊野:返乡饲养泥鳅 行行出状元

2024-03-02 06:39:31 新闻中心

  3月21日正午,四川省隆昌市龙市镇崇佛村八组,当地“80后”小伙徐亮正利索地往池塘里撒着饲料。望着池塘里鳞次栉比的泥鳅苗浮出水面进食,他神往着本年的好收成。

  2009年,大学毕业的徐亮带着专业方面技能和满腔热情返乡创业,从事泥鳅、龙虾、罗氏沼虾等水产的繁育和饲养。他说:“回乡创业是发挥自己的才有所长。”

  2016年开端,徐亮和四川省水产研讨所以及四川农业大学开端高层次的协作研讨,进行泥鳅苗的全人工孵化繁育,选择优质种鳅,运用现代科学技能将本地青鳅、台湾泥鳅不断地“返交”“回交”,成功研讨出泥鳅新品种——杂交泥鳅。这一技能取得有关部门的认可,取得了资历认证书。

  让泥鳅保卵也是他霸占的技能性难题之一。“饲养泥鳅,6月-9月是空窗期,由于此前气温升高,泥鳅已将卵产完了,这一段时期就没有卵可产了,但仍旧有市场需求。”

  怎样打破自然规律,让泥鳅在这一段时期仍然可以怀卵呢?一次偶尔的时机,徐亮得知,温度调控是重要的条件。“把池塘加高到2米多,比及气温高时,就往塘里灌水,这样就能成功让泥鳅保卵,错峰上市。”

  徐亮告知封面新闻记者,3月到10月都是卖泥鳅苗的黄金时期,最多一天可以卖几千万尾,4天左右就可以出一批,热销川渝两地。

  现在,徐亮的基地面积已从创立之初的30亩扩展到现在的200余亩。霸占泥鳅繁育饲养的严重技能性难关后,他也将技能倾囊相授,带动周边饲养户高效饲养,辐射的饲养面积从100亩左右添加至1500亩有余。

  徐亮仍是“四川科技扶贫在线”的在线专家,及时处理信息员代农户提出的饲养疑问,未能在线处理的,他会及时到现场进行辅导。

  3月20日,在“四川科技扶贫在线渠道”,徐亮就收到一条求助信息——鱼塘上面漂浮着一层绿藻,是什么原因?需求怎样处理?

  “过硫酸氢钾改低,第二天用芽孢杆菌全池倾泻即可。”一看到咨询信息,徐亮便及时跟进作了回复。

  作为土生土长的隆昌人,徐亮对家园有着深沉的爱情。在平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他优先延聘当地的农人到基地做临时工。到现在,已先后有近100人到基地工作过,这使务工农人的年收入添加3000元左右。

  尽管开展现已规模化,但徐亮也没闲着。怎样进一步高效饲养的设想,在他心中不断思索酝酿。“在技能层面,期望可以经过线上线下手法,不断给乡亲们大力推广,真实促进老百姓增产增收,让家园土地勃发新的活力。”

  • 网站首页
  • 咨询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