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攻击养殖鱼农户每天死鱼捞不完!这三点实战经验值得借鉴 ▏陈昌福专栏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产品中心 > 翘嘴鲌饲料

病毒攻击养殖鱼农户每天死鱼捞不完!这三点实战经验值得借鉴 ▏陈昌福专栏

2024-01-27 22:09:56 翘嘴鲌饲料

  文/华中农业大学 陈昌福,辽宁省沈阳市元丰饲料有限公司陈昌福鱼病防控实验室 曹丽敏 田辉 刘凯。

  摘要:本文内容是在介绍了在预防养殖鲤(Cyprinus carpio)的锦鲤疱疹病毒病时,我们的做法与几点体会。文章中陈述了养殖鱼类病毒性疾病存在的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途径,指出对于养殖鱼类病毒性疾病迄今为止尚且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各种病毒性疾病对养殖鱼类造成危害,应该注重加强对养殖鱼类病毒病的预防的方法。因此,文中还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我们采用的预防养殖鱼类病毒性疾病的措施与途径,主要是如何通过利用免疫调节剂,通过调节养殖鱼类自身的免疫系统与机能,实现预防养殖鲤的锦鲤疱疹病毒病的危害。

  迄今为止,对于养殖鱼类病毒病尚没有一点药物能实施有效的治疗。当水产养殖业者在养殖鱼类发生病毒病后,乱用药的现象则是十分普遍的。因此,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如何采取正确的措施预防和减少病毒性疾病对养殖鱼类的危害,以及当养殖鱼类的病毒性疾病发生后,如何避免患病养殖鱼类出现更高的死亡率,慢慢的变成了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当下面临的防控养殖鱼类病毒病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借助我们对养殖鲤KHV的防控措施,介绍我们在预防养殖鲤KHV实践中的体会,旨在为广大水产养殖业者科学防控养殖鱼类病毒病提供参考。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养殖鱼类病毒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和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所谓垂直传播方式也称为母婴传播(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方式,指致病性病毒由亲代传至子代的途径,具体的传播途径又可大致分为经生殖细胞传播、妊娠期经胎盘传播、分娩期经产道传播、围生期(perinatal)传播及产后经哺乳传播等。养殖鱼类病毒性疾病垂直传播的典型例证,是石斑鱼(Epinephelus drummondhayi)等海水鱼类,在其幼鱼培育阶段中常见发生的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viral nervous necrosis virus,VNNV)的传播方式与过程,VNNV经过垂直传播而引起的石斑鱼的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iral nervous necrosis,VNN)。一些石斑鱼养殖业者将危害石斑鱼的VNN俗称为“黑身病”,在我国石斑鱼的养殖过程中,VNN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导致石斑鱼幼鱼的死亡率也是非常大的。由于VNN的危害,导致苗种培育阶段石斑鱼幼鱼的成活率非常低。究其原因是因为用于繁殖的石斑鱼亲鱼体内携带有VNNV的缘故。因为VNNV能通过受精卵将其传递给石斑鱼幼鱼,而导致石斑鱼幼鱼继续携带VNNV。体内带有VNNV的石斑鱼幼鱼,当养殖水体水质和天气等环境因子出现急剧改变的时候,就会因为遭受强烈应激性刺激,而导致石斑鱼鱼苗自身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而容易暴发VNN,导致其处于苗种阶段的石斑鱼出现大量死亡。

  苗种阶段的石斑鱼携带的VNNV,是导致石斑鱼养殖过程中发生VNN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人工养殖翘嘴鳜的ISKN发病率非常高,死亡量很大,尤其是在我国珠江三角洲、江苏省、湖北省等地的翘嘴鳜的主养地区,养殖翘嘴鳜的ISKN每年都有大范围的发病现象,根本原因也是因翘嘴鳜亲鱼体内携带的致病性病毒,能将其传递给翘嘴鳜的鱼苗,在翘嘴鳜的养成过程中,一旦因为投喂量过大、养殖水体水质等环境因子出现恶化或者急剧变化时,养殖翘嘴鳜就可能在恶劣环境因子应激性刺激下,引起养殖翘嘴鳜ISKN的发生,而出现大量的死亡。

  有监测报告说明,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养殖翘嘴鳜苗种的带毒率已达到100.0%。虽然尚未有研究结果证实,翘嘴鳜的VNNV是否能行垂直传播,但是,根据对VNN的流行病学的调查的最终结果推断,该病毒行垂直传播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

  已经有研究结果证明,危害凡纳对虾的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也是能垂直传播的。WSS是为好养殖对虾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几年来,如果饲养的是由不带病毒的所谓无特定病原(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亲虾繁育的“一代虾苗”的话,因为虾苗自身不带有病毒,不仅会生长速度加快,养殖成功率也会显著提升。这也是近几年,对虾养殖业者特别青睐“一代虾苗”的原因所在。

  所谓病毒的水平传播过程,存在如下几个特点:(1)通过粘膜传播,许多病毒都是可以经粘膜传播而导致受感染动物发病的;(2)通过皮肤传播,有些病毒能够最终靠寄生虫叮咬宿主、注射或机械损伤造成养殖鱼类皮肤损伤而形成的伤口,经过伤口而侵入养殖鱼类机体内而引起感染发生;(3)医源性传播,有些病毒也可经注射、输血、手术和,而导致病毒的传播。

  我们为了阻止KHV在养殖鲤中的传播与危害,从2015年开始,在养殖鲤的饲料中添加了定量的具有调节养殖鲤免疫功能的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并且连续投喂28d左右,目的是将养殖鲤自身的免疫系统的功能调节到正常水平,以增强养殖鲤自身对KHV感染的抵抗力。

  当投喂添加有免疫调节剂饵料28d结束后,与未投喂免疫调节剂的对照养殖池中养殖鲤成活率与增重量相比,养殖结果均证明投喂免疫调节剂的养殖池塘的成活率与增重量,均大幅度地高于未投喂免疫调节剂的池塘。说明采用定期投喂免疫调节剂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养殖鲤发生锦鲤疱疹病毒病。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因为养殖技术运用不当,导致致病性病毒传染而引起养殖鱼类病毒病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因水产养殖业者防病的意识不强,或者不懂得如何采用预防致病性病毒传播措施,导致的养殖鱼类致病性病毒病的快速蔓延,甚至长时期难以得到一定效果地控制的局面。对于迄今为止尚无药物有效治疗的养殖鱼类病毒病,能采取适宜的措施,预防致病性病毒传播,就是有效防控养殖鱼类病毒病的重要远方措施。而能危害养殖鱼类的致病性病毒,常见传播途径包括水源、网具、患病动物、媒介生物等多种途径,分别简述如下。

  在一些水产养殖区域内养殖鲤和异育银鲫的疱疹病毒病频繁发生,有调查的最终结果已经证实,是因为在该病流行期间,养殖池塘在进水3~5d后就发生这类疾病。尤其是在一些进、排水渠道未完全分开的水产养殖场,疾病在一个池塘发生后,如果是排出池塘的池水中带有致病性病毒的话,病毒就会随着注入池塘的水而进如新的池塘中,导致注水池塘中养殖鱼类被传染上病毒而发病。

  如果使用网具等在一个发生养殖鱼类病毒病的池塘中拉网卖鱼后,又利用这些网具在其他养殖池塘中使用的话,患病鱼的粘液等就可能粘附在网具上,而将其致病性病毒带到其它没发病的池塘中,就轻易造成致病性病毒的扩散。因此,水产养殖业者最好是能做到将网具分塘使用,或者在使用网具后及时用高浓度消毒剂浸泡足够的时间后再用,避免通过网具将致病性病毒从一个池塘带入另一个池塘。

  譬如图1所示,水产养殖业者将因病毒病而死亡的养殖鱼类直接丢弃在池埂边上,遇到下雨等就可能将死鱼体内的病毒带入池塘中,或造成致病性病毒对水源水的污染(图1)。

  同样的原因,如果随意将网箱养殖的患病动物,到处乱丢在养殖网箱外的水体中,也会造成死亡的患病动物直接将致病性病毒在水域内传播开来,危及到其它网箱内养殖动物的健康。无害化地处理病死的动物尸体,对于防治疾病传播是很重要的,应该将死亡的患病动物带到远离养殖区域的地方深埋。

  有研究结果证实,在凡纳对虾的养殖过程中,如果养殖池塘中有野生虾、蟹进入养殖池塘中,就非常有可能将WSSV带入而感染凡纳对虾。因为养殖凡纳对虾发生WSS后,在无法治疗的情况下,养殖业者大多是会采取排塘措施的,也就是连同患病凡纳对虾直接排放到靠近养殖池塘的沟渠中。因此,如果水源水处理不好,由野生虾、蟹将WSSV带入凡纳对虾的养殖池塘中的可能性就是很大的,因此,养殖对虾发生病毒病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了。

  对于养殖鱼类病毒病,水产养殖业者应该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特别是必须要格外注意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在我国不少地区的农民中,流传着一句谚语:即“种好一半谷”。其主要意思是指只要种子品质优良,就能决定至少能获得一半的收成了。对于养殖养殖鱼类苗种的致病性病毒的检疫工作,既是国家正在关注的防病措施,也是水产养殖业者在选择良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所谓优良的养殖鱼类品种,不仅要具备生长速度快的优点,还要具备抗病力强和不到致病性病原的特点。因此,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在引进水产养殖动物苗种时,要尽量到国家级或者省级水产良种场,去购买养殖鱼类苗种,而且要对购买的养殖动物苗种,按照“水产苗种产地检疫规程”的要求,完成致病性病毒等的检疫程序,注意避开将危害养殖动物的病毒性病原带入新的养殖区域。

  在我国人工养殖的硬骨鱼类(Osteichthyes)已经具有比较完善的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因此,对养殖鱼类接种鱼用疫苗预防养殖鱼类各种传染性疾病,已经是国内、外预防养殖鱼类传染性疾病的有效、重要措施之一。

  对养殖鱼类接种某种鱼用疫苗,不仅是预防养殖鱼类在养殖期间发生某种疾病最有效的方法,还能够避免养殖鱼类发病后,不容易实施有效药物治疗等诸多问题的发生。

  不过,我国的鱼用疫苗研究与我国水产养殖规模尚不协调,迄今为止,也只有几种鱼用疫苗通过了农业农村部主管部门的审批。但是,由于对致病性微生物血清学背景等研究尚欠深入,直接引发我国仅有的几种鱼用疫苗也没获得广泛的应用。其根本原因原因是我国地域比较辽阔,在不同的水产养殖区域能危害养殖鱼类的同种致病生物,是有可能存在不同血清型的。因此,如果将从某一个地方分离的某种致病生物制备成鱼用疫苗,再将其应用到全国不同的水产养殖区域时,就非常有可能由于致病生物上存在的血型抗原不同,导致实施免疫接种后的养殖鱼类,因为其体内不能产生能特异性地针对当地致病生物的抗体,而导致免疫预防的失败。在当前现实情形下,正确做法应该是研制适合于在某些养殖区域内使用的所谓“自家疫苗”。

  为了预防养殖鲤病毒性疾病的发生,我们在病毒病开始烈性之前,采用定时间投喂含有具有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功效的物质,成功地预防了养殖鲤的病毒性疾病。具体做法是是在水温上升到15.0℃左右时,按照每吨饵料中添加5.0~6.0kg,当在养殖水体水温上升到15.0℃以上时,在每吨饵料中添加3.0~4.0kg免疫调节剂。按照养殖鱼类总重量计算适宜的投饵率决定每天的投喂量,随着水温的上升,逐渐提高饵料的投饵率。连续投喂28d后,就停止投喂添加有免疫调节剂的饵料。这种方法可实现通过调节养殖鱼类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提高养殖鲤抵抗致病性病毒侵袭的能力,达到预防养殖鲤病毒 性疾病的目的。

  作者:华中农业大学 陈昌福,辽宁省沈阳市元丰饲料有限公司陈昌福鱼病防控实验室 曹丽敏 田辉 刘凯。

  • 网站首页
  • 咨询电话
  • 返回顶部